XM外汇交易

股指震荡整固 风格难转向(2024年11月03日)

XM

  沪深两市本周延续反弹 ,盘中创业板屡次逆袭,市场风格出现摇摆 。机构认为,伴随获利盘的增多市场存在调整需求 ,小盘成长虽不排除有补涨的可能 ,但A股的市场风格将依然偏向周期权重股。

    市场震荡整固

  中国证券报:沪深股市本周延续反弹,沪综指已经刷新2016年12月2日以来的新高。反弹势头会延续吗?会以何种方式演绎?

  傅子恒:本轮行情的一个特点是市场预期改善带来风险偏好提升,但市场对系统性上涨行情预期不高 。推动市场情绪提升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春节假期因素消失 ,节前流动性压力有所缓解,被压抑的市场情绪有释放要求 。由于市场对中长期货币政策紧平衡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在政策具体操作灵活掌握之下 ,节后市场处在短期流动性改善的窗口期;二是经济指标相对较为稳定且略好于预期,如GDP 、CPI、PPI指标以及上市公司业绩预计增长家数远超下跌家数等,给市场情绪稳定提供了支撑。三是外围环境度过激烈动荡期 ,步入相对平静期。目前支撑市场反弹的逻辑仍在 。但从技术层面看,上证综指渐至前期反弹高峰压制区域,大盘预计存在震荡调整要求。中期来看 ,市场走向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改善被证实或被证伪。

  周旭:沪指节后走势偏强,周二一举突破3145点左右的技术压力位,距离11月底的反弹高点仅一步之遥 ,但目前走势却逐步偏弱 。一方面 ,近几个交易日成交量止步于2500亿附近迟迟不肯放大,而去年11月沪指反弹过程中,成交量曾突破3000亿元 ,显示当下市场情绪仍偏谨慎,增量资金不肯追高;另一方面,存量博弈下 ,资金心态较为急躁,快进快出炒作热点,板块持续性不强。前期拉动大盘上涨的主力“一带一路 ”等 ,经过本轮上涨,估值已脱离洼地,获利盘抛压较重 ,短期面临回调压力。但市场却未形成新的龙头板块,赚钱效应不佳的情况下,资金追涨意愿不足 。政策面暖风频吹 ,再融资新规对资金供求的改善以及养老金入市给市场烘托出偏暖氛围 ,大盘大幅调整概率不大,更多的演绎方式是震荡整固,以时间换取空间。

  陈建华:A股整体反弹格局预计仍将延续 ,但短期需防范市场阶段回调风险。后期沪深市场上行趋势的延续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国内实体经济的改善对A股形成直接利好,尤其周期板块盈利能力的回升 ,将打开股价进一步上行空间;另一方面,管理层再融资政策的修订,将有效改变企业过度融资以及一二级市场套利行为 ,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提振A股 。短期市场调整风险更多将来自技术面,连续反弹后伴随获利盘的增多,市场本身存在一定调整需求。

    风格难转向

  中国证券报:本周二创业板上演逆袭好戏 ,市场风格短暂重回小盘股。这是否意味着风格转向?小盘成长股能否开启补涨模式?

  傅子恒:创业板止跌步入相对稳定期,主要因为估值得以部分修复 。创业板指数自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经历两轮大幅杀跌后,上市公司年报业绩披露以及预披露情况显示 ,创业板的业绩增长继续好于主板市场 。两方面因素叠加于A股市场整体环境进入修复窗口期 ,推动创业板指数由下跌转入稳定期。从目前局势看,创业板补涨要求的确存在,由于当前市场缺乏系统性上涨预期 ,存量资金继续博弈,小市值成长股可能成为被搜寻的目标。在当前年报披露期,创业板的高成长、高送配股票较为集中 ,其关注度有望提升 。

  周旭:考虑到目前市场风险偏好及监管环境,成长股的春天仍需等待。一方面,再融资监管趋严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取消或搁置原有的再融资计划,新规确实对市场造成较大影响。根据测算,外延并购对创业板业绩贡献近半 ,再融资受限将使创业板业绩经受考验 。而整个创业板估值虽然经过一年多来的消化,目前仍在高位。若业绩增速放缓,高估值将失去支撑;另一方面 ,当下市场增量资金主要是北上的港资和养老金等机构资金 ,这部分资金的性质决定其投资偏好仍然侧重低估蓝筹和白马股。从创业板的走势看,自去年12月份单边下行以来,指数始终受30日均线压制 ,周二一举突破,但周三又回归疲态 。资金对创业板的犹疑,表明创业板反弹的持续性遭疑。因此后市大盘仍将偏好蓝筹 ,但对于创业板中前期杀跌明显 、有业绩支撑的部分个股,可适当关注。

  陈建华:近期创业板活跃度有所提升,但整体表现依然明显逊于主板 ,后期小盘成长虽然不排除上演短期补涨的可能,但A股的市场风格依然偏周期权重股,风格转换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方面 ,从宏观背景看,当前A股市场走强的基础主要缘于国内实体经济改善,其中去产能 、供给侧改革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背景下 ,周期行业盈利能力改善成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 ,这决定市场风格将以周期权重股为主;另一方面,从行业比较角度看,除基本面差异外 ,当前A股市场上周期权重股的估值优势依然明显强于小盘成长股,伴随IPO的提速以及再融资新规出台等,后者长期以来的估值溢价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当前A股风格偏周期股 ,是基本面、估值等因素比较后市场最终选择的结果,风格能否顺利转换,同样取决于以上因素的变化。目前看出现这种转换的可能性并不大 ,后期市场风格将继续偏向大盘周期股 。

    关注蓝筹和消费股

  中国证券报:当前投资者应该如何操作?布局哪些品种?

  傅子恒:市场处在反弹窗口期,但需要防范市场情绪由全面修复转为分化 。紧跟市场热点、把握股价运行节奏动态操作是关键。市场热点方面,核心机会主要在次新股板块的价值再发现 、行业景气边际改善的上游部分原材料行业以及基建类股票。行情进入当前阶段 ,这些板块个股涨幅已经很大,对大幅涨升后的股票不宜盲目追高,可以挖掘那些业绩较好股价没有太多表现的个股 ,以及有高送转预期股价没有充分表现的成长股;继续看好新股板块中业绩较好的同类个股 ,建议重点关注创业板补涨中释放出的交易机会 。同时关注上游行业个股大幅表现之后,中游制造业中的一些绩优股的机会。

  周旭:当前市场继续上行的动能趋弱,短期面临震荡调整压力。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波段操作 。一方面,节后基建类的蓝筹板块强势上涨,目前已面临回调压力 ,但二线蓝筹板块仍有机会。高端白酒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换代,春节期间销量火爆,量价齐升下 ,一季度业绩可期。家电板块目前正处于房地产后周期时间节点,下游需求回暖 。在上游原材料及物流运输成本大增下,行业提价动作频频。由于行业龙头公司议价能力较强 ,强者恒强下,龙头公司仍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根据北上港资流入情况,家电等二线蓝筹板块的白马龙头股获资金持续加仓 ,其价值正得到市场不断认可 。另一方面 ,周期品仍有配置价值。水泥、玻璃接力煤炭、钢铁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品种,周期品供给端持续收缩。需求方面,虽然一二线楼市遇冷 ,但三四线城市地产销量好于预期,2017年地产投资增速仍能保持低位增长 。再叠加“一带一路” 、基建、PPP等板块发力,需求端整体有望保持稳定 ,上游和中游板块盈利水平或持续,部分前期涨幅不大的品种仍可积极关注 。另外,调整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和OLED产业链 ,随着行业景气回升亦可适当关注。

  陈建华:我们认为短期投资者应以防范风险为主,适当降低仓位,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过大的板块个股 ,待后期风险释放后仍可积极入市。配置从三方面布局:建议关注大金融、大消费类的价值股,短期A股“以大为美”的风格偏好料不会出现趋势性改变,价值股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建议把握基本面改善的强周期板块个股机会 ,重点推荐钢铁 、有色 ,石化等;可适当把握受益利好预期的各类题材机会,如“一带一路 ”、国企改革等 。

  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

  傅子恒

  银泰证券策略分析师

  陈建华

  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

  周旭

  主持人:本报记者 徐伟平